2018年中国产业与金融专题论坛在成都召开
8月26日,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光华智库教育承办的2018年中国产业与金融专题论坛在成都召开。本次论坛以“世界变局•战略机遇”为主题,科学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预判未来走势,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把握发展大局,科学正确决策,主动适应新常态并提高应对水平。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锡良教授,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联合创始人王琳,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China Economic Journal 副主编、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CTRG)副会长、著名经济学家余淼杰教授,中国银行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高晋康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联合创始人王擎教授,四川省金融控股集团董事、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张炎博士,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联合创始人王玉荣先生,中国知名独立经济学家周稷松先生以及金融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近五百人参加了会议。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王琳表示,近年来,四川省金融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四川金融在西部地区的优势不断巩固,正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核心,向全球延伸,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省金融业总资产超10万亿元,社会融资余额达到7.05万亿元。全省有各类金融机构2000余家,持续名列中西部第1位。目前四川的A股上市数量是118家,总市值1.35万亿,数量排名全国第8,中西部第1位,金融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新的形势下,四川有很多破题的考量:构建健康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实时推进四川自贸区改革,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确保各项金融创新改革有法可依;颁布四川省的地方金融条例,实施监管同时实施服务。实现金融精准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同时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实施债券优先发展战略,发挥好信用登记公司的作用,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和公司债、企业债等各种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培育市值千亿,500亿级的上市公司群体,打造上市公司四川军团;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打造内陆金融开放高地,探索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余淼杰认为,美国极有可能在近期出台2000亿美元制裁清单,但是不可能最终出台5000亿美元制裁清单。他表示,特朗普上台后,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摩擦,近日转向贸易合作;如果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对美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很明显;中国如能扩大开放,可以最小化损失,中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全球化,扩大开放,反制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
“圆桌讨论”环节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