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经济新趋势新增长
2024中国经济新趋势新增长——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成功举行
为推动科学企业家成长,建立硅谷型科技企业的交流平台,千年交子系列活动暨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近日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全球产业链视角下的成渝战略腹地打造暨企业发展新机遇”。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参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全球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解读全球产业发展策略,探讨“新三驾马车”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逻辑,以及如何增强中国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泽华在致辞中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于加快建设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四川省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取得了显著发展,特别是上市公司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原创技术不断涌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全省上市公司要加强自我规范、提高质量,借力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对标全球一流上市公司;要战略自主,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发挥一流‘链主’引领带动作用;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与四川实现共赢发展。”
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联席召集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指出,当前全球和中国经济处于一个重要转型阶段,面临着困难和挑战,重要的是发现和挖掘新的经济发展动能和增长潜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需进行三大转型:首先是发展引擎的转型,即从传统优势向科技创新转变;其次是发展方式的转型,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注重可持续发展;最后是发展要素的转型,包括传统四大要素外,增加数据要素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扮演着关键角色,应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白金栋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和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为上市公司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上市公司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成都市在资本市场改革、企业上市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努力,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孵化和培育,以及区域协同发展。“成都市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新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殿明提到,2024年中国经济预计将持续稳定增长,科技创新和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将成为推动力量。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系统性地对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对于更好地实现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期望此次论坛能促进开放交流,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篇章,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首都经贸大学校长吴卫星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中国资本市场经过30年发展已支持了国企改革和民企增长,同时新三板改革和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也推动了中小企业发展。上市公司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仍需提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金融学、上市公司治理等领域的研究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期待与各方合作推动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西南财经大学的西财智库CEO、首席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汤继强表示,尽管资本市场经历了波动,但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中国政府正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以吸引更多外资。“信心在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经济预期理论中,信心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极为重要。他还提到了中国经济的几个关键领域,如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认为这些领域将为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提供支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2023年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成长的一年,经济逐渐恢复和反弹。同时就业和物价保持总体稳定,特别是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中国维持了低通胀率。对于2024年的经济工作,陈文玲认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将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激发有潜能的需求和扩大有效市场投资是关键。
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学术委员、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全球创新中心总干事赵刚表示,让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中国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理解把企业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企业最了解市场和消费者,最能够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第二,当前中国原创能力仍待提升。因此,未来加大投入支持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来同时基础科学的研究,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第三,打造引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龙头企业。高科技企业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基础科学、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兼金融研究院院长、香港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兼职教授、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成员夏春认为,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第一类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水涨船高型”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第二类新质生产力是形成与发达国家企业接近的管理实践能力。管理实践能力是一种软技术,也是一种生产力,企业、政府都可以在短期内获得提升。第三类新质生产力来源于尽快消除要素资源错配和扭曲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阻力,或者说要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关系,使得新质生产力能过提升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
论坛还专门讨论了新质生产力的开发和如何把握发展的新机遇。四川上市公司代表们在圆桌会议上探讨了如何培养新质生产力,以适应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玉荣表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与这座城市的国际传播力呈正比,如何向世界营销一线城市的“倾国倾城”魅力,是决策者及知识发展不得不思考的战略问题。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为政府决策者、专家学者、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互“旋转门式”交流平台,为中国硅谷型科技企业打造一个生态圈,为将成渝打造成中国的战略腹地尽绵薄之力。
本次论坛由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首都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并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研究中心、西财光华智库管理研究中心承办。成都华瑞智谷集团、四川省工业文化协会、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供支持。